架线式湘潭电机车作为矿山井下运输的核心装备,其行驶过程中的稳定状态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与人员安全,一旦突发故障,不仅可能导致生产中断,更会埋下安全隐患,因此掌握科学的故障处置方法,是保障矿山作业安全的关键。本文将结合实际操作场景,详细拆解架线式电机车行驶中故障的正确处理流程,助力现场人员高效应对突发状况。
第一步:立即减速停车,把控安全第一关
当发现架线式电机车出现异常 —— 无论是突然失去动力、车身剧烈震动,还是发出刺耳异响、灯光信号失灵等情况,首要操作必须是立即减速停车。此时需平稳调节司控器档位,逐步降低车速,避免急刹导致车辆失控或货物移位;同时观察周边环境,优先将车辆停靠在轨道平直、无人员通行的安全区域,远离巷道交叉口、弯道或物料堆放点,为后续处置创造安全环境。
第二步:及时发出信号,警示周边风险
停车后,切勿急于排查故障,需第一时间通过电机车自带的鸣笛装置(或灯光信号)持续发出警示信号。频繁鸣笛可有效提醒附近作业人员、其他行驶车辆注意避让,避免因视线盲区引发碰撞事故;若处于嘈杂环境,可配合挥舞安全旗帜等方式强化警示效果,确保以最直观的方式传递 “故障停车” 信息,构建临时安全防护圈。
第三步:快速联系调度室,同步故障信息
完成警示操作后,需立即通过车载通讯设备(如对讲机、井下电话)联系矿山调度室,清晰、准确地汇报关键信息:包括故障电机车的编号、当前位置(具体巷道名称、里程标)、故障表现(如 “突然断电”“车轮卡滞”)、是否伴随货物倾斜或人员受伤等情况。调度室会根据信息快速评估故障等级,同步协调维修资源,为后续处置提供精准指导,避免因信息滞后延误抢修时机。
第四步:规范等待维修,严守安全边界
在等待维修人员抵达的过程中,需做好现场管控:一是将电机车熄火,切断电源,防止误操作引发二次故障;二是在车辆前后 50 米范围内设置警示标识(如放置反光锥、悬挂 “故障维修,禁止通行” 标牌),严禁无关人员靠近或攀爬车辆;三是若故障导致电机车停在轨道关键路段,需主动协助调度室引导其他车辆绕行。若故障较轻(如小部件松动),维修人员可现场修复;若故障严重(如电机烧毁、车架变形),则需配合使用专用拖车,将车辆转移至维修车间,避免在作业现场长时间占用轨道。
第五步:安全脱离连接,避免故障扩大
若故障电机车处于编组状态(如与矿车、平板车连接),或与井下其他设备(如溜槽、转载机)存在关联,需根据调度室指示或维修人员指导,安全断开连接。操作时需先确认连接装置(如插销、挂钩)的锁定状态,使用专用工具平稳拆解,避免强行拉扯导致部件损坏;拆解后需将分离的车辆或设备固定在安全位置,防止其沿轨道滑动,进一步扩大故障影响范围。
第六步:全程遵循指示,确保处置合规
在整个故障处置过程中,必须严格听从调度室与维修人员的指令。调度室掌握全矿运输调度信息,能统筹协调通行路线与抢修资源;维修人员则具备专业技术能力,可判断故障根源并指导规范操作。切勿擅自拆解电机车部件、尝试自行维修,或在未获许可的情况下启动车辆,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触电、机械伤害等安全事故 —— 安全始终是故障处置的核心原则,任何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行为都需坚决杜绝。
结语
架线式湘潭电机车行驶中的故障处置,是对现场人员应急能力的考验,更是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。从 “立即减速停车” 的快速响应,到 “联系调度室” 的信息同步,再到 “遵循专业指示” 的规范操作,每一步都需围绕 “安全” 展开。只有将科学的处置流程融入日常操作习惯,才能在突发故障时沉着应对,最大限度降低故障对生产的影响,守护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,为矿山运输的稳定运行筑牢防线。